沿著菊島旅行-澎湖自助旅行論壇
標題:
[縣政觀察隨筆] 休閒漁業的澎湖旅遊希望之星
[打印本頁]
作者:
一筆
時間:
2012-8-12 19:30:34
標題:
[縣政觀察隨筆] 休閒漁業的澎湖旅遊希望之星
休閒漁業的澎湖旅遊希望之星
從澎湖優鮮到魚苗放流,從海鮮節到澎湖漁夫一日體驗,澎湖從縣府開始到鄉市公所開始發現休閒漁業是一塊新的希望海田,對於澎湖產業與旅遊都是,於是包括海上牧場管理規範紛紛出爐之餘,宣傳與輔導休閒漁業轉型相信已經漸漸會成為縣府下個推動觀光的主力。
澎湖蔚藍海岸,金色沙灘,玄武岩壯麗森嚴,小島風華曼妙柔情萬千,已廣為世人知悉,具備發展世界級度假島嶼的潛力,而澎湖以海洋立縣,綿延320公里的海岸線,退潮後裸露超過40平方公里的潮間帶,過往數百年來更孕育出獨特海洋漁業文化,則是澎湖海洋旅遊瑰寶,近年來在漁業轉型與漁村再造的努力下,澎湖休閒漁業嶄露頭角,開始在澎湖旅遊版圖上贏得青睞,展現漁翁之島新旅遊魅力。
澎湖漁村藝術化,漁業休閒化,海鮮精緻化,已然成為菊島未來漁業升級趨勢,尤其是以遼闊潮間帶腹地及近海為活動空間的休閒漁業體驗,近年更如雨後春筍冒出,從箱網養殖創造數億經濟產值,進而引動海上平台釣魚體驗活動,石滬修護計畫讓吉貝的巡滬體驗重燃生機,久違的牽罟文化在時裡、林投重新撒下大網,搖櫓體驗、抱墩、拾螺、磯釣、浮潛與定置網等一一整合入業者提供的休閒漁業體驗套餐內,過去是澎湖先民經濟營生的海洋技法,以海洋為田所發展出的漁撈產業活動,如今化身休閒漁業再次扛起澎湖觀光經濟大旗。
超過90座島嶼組成的澎湖群島,近百個聚落幾近全數擁有屬於自己的港口,一村一港成為澎湖獨特的海洋漁村風貌,先民囤居澎湖700年來,海洋成為主要經濟營生的場域,失之桑榆,收之東隅,澎湖在貧田下卻找到寬廣潮間帶與近海漁業的黃金,其中潮間帶更是彷彿母親的廚房讓先民安土重遷700年。澎湖滿潮與乾潮間土地面積差達40平方公里之強,這遼闊的潮間帶沿著澎湖320公里海岸線雨露均沾環抱澎湖,成為村民負簍步行即可抵達的海洋工廠,也成為天然水族館戶外教室。
「海洋是澎湖人的冰箱」,「歹歹魚一步鮮」,都透露出澎湖先民對取之不盡的海洋資源顯露出驕傲與自信,即使在漁業環境困乏的今日,海洋仍是澎湖人的驕傲。澎湖海洋漁業活動主要分為潮間帶區與近海區,潮間帶區以礁岩區、珊瑚區、泥沙區與潮池區為最,村民負簍步行即可抵達潮間帶從事漁撈採集,此區生態種類繁複且數量驚人,包含底棲魚類、軟體動物、貝類、各式螺類、青海菜與長葉紫菜等隨著季節與風文海流的更替而按季採集,一般遊客所謂的踏浪主要也就是在這區域的體驗活動。
休閒漁業活動的另外一個場域則在潮間帶外,或滿朝時為海水覆蓋的區域,該區域的魚撈活動主要以小型舢舨、小型動力漁船,甚至有以保麗龍挖空載人的小型浮具載人出海釣魚,包括船釣、磯釣或登無人島礁岩垂釣,澎湖每年秋冬便吸引甚多台灣釣客前來揮竿論英雄,休閒漁業目前以發展船釣為主要的遊憩內容,以中小型娛樂用漁船或快艇載送遊客於近海垂釣,主要夏季魚獲為石班、紅新娘等,垂釣所得漁船上料理珍膳立即享用。
曬魚文化是澎湖重要漁村風情畫,今日仍可在時裡、井垵、外垵、吉貝等看見曝曬丁香、小管與臭肉魚,早年更是挨村挨戶都有自己的曬魚場,足見當年漁業資源與魚撈之豐碩,漁業資源貧瘠後讓原本澎湖人笑稱「塞船」的村落漁港也轉趨寂靜,漁業活動漸漸僅限於外垵、龍門、內垵、赤崁、風櫃、沙港等較大漁港,多數聚落碼頭轉為澎湖居民休憩釣魚停靠小艇用途,直至民國90年後因養殖牡蠣與海鱺魚箱網養殖發展出海洋牧場體驗活動,小管捕撈船投入夜釣小管體驗帶領等,澎湖漸日沒落的漁業活動彷彿鹹魚翻身,從夕陽產業幻化為閃爍星光,再次在觀光休閒漁業的舞台上取得制高點,休閒漁業拯救了漁業產業,也可能為澎湖觀光內涵注入結合在地文化與娛樂性的活水,更重要的是,這是澎湖先民700年智慧結晶。
作者:
一筆
時間:
2012-8-12 19:37:49
歡迎光臨 沿著菊島旅行-澎湖自助旅行論壇 (http://forum.phsea.com.tw/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