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菊島旅行-澎湖自助旅行論壇
標題:
青灣潮間帶尋寶趣
[打印本頁]
作者:
mimicat
時間:
2013-4-7 18:41:39
標題:
青灣潮間帶尋寶趣
去年11月跟著仙人掌試遊團玩了兩天一夜,個人覺得青灣潮間帶很不錯,貼些照片上來
不過,其實很多都不是青灣拍的
剛好有寫到就連以前的一些舊照片全翻出來講啦!
這是第二天一早的行程,首先到了天后宮集合,廣場上有位賣手藝品的阿伯在,他已經80好幾了
手上的鳳梨是用四色牌摺的,一顆賣50元,阿伯說光是四色牌就很貴,他也沒賺
可愛的是阿伯看到這麼多團員都拿相機,還擺了POSE給大家拍喔
不止鳳梨,還有天鵝
天鵝還有分公母喔!
看看最前面兩隻,尾巴並不一樣
有著兩個翅膀跟小尾巴的是母天鵝(左邊那隻),而翅膀跟尾巴連成整片是公天鵝(右邊那隻)(還是相反我忘了
)
看起來很花
集合完畢大家就坐上車出發前往青灣,先在青灣仙人掌公園下車換上防滑鞋,再到青灣潮間帶
由於玩潮間帶我不太帶單眼,就先把單眼放車上,拿台小相機湊合著用囉!(每次去海邊要抓什麼的我都不帶單眼)
天氣很不錯還能看到虎井桶盤,小心翼翼的走下坡再開始探索潮間帶
以前人去海邊都是穿草鞋的喔!
我有個叔公就是專門在編草鞋的,不過可惜我還沒好好紀錄他就過世了
衝鋒部隊已經先下去囉!
玄武岩與仙人掌
解說的老師有兩位,所以分成兩團進行
解說老師很專心,一路解說下來我只能說:澎湖的潮間帶生物太豐富,講不完
有時跟花媽去海邊找東西加菜時也會帶相機去拍,回家查圖鑑都可以翻出很多東西,有興趣的人可以在潮間帶耗不少時間
海邊常見的海參,我從小就愛玩,但不曾親手碰過,我怕蟲當然也怕海參(不過倒是吃過海參耶!)
恩.....這隻應該是蕩皮參吧!(跟黑海參很像阿~我分不出來
)
解說老師翻翻石頭下藏著什麼驚喜
我忘了牠是誰,也是海參
快點逃跑,其實海參不太跑的,牠不喜歡走路(懶惰鬼
)
不止青灣潮間帶有著豐富的生物,在澎湖隨隨便便去個海邊都能尋寶
上回拍
大池火山頸
才發現潮池內也是許多生物,魚、海參、海膽都有,我個人很推薦大池的玄武岩,雖然在公墓區......
不過不過,大池也是個很好的磯釣場所,拍照時有遇見幾個釣客(夏天),秋冬人應該更多吧!(大池拍攝)
很常見的陽燧足(蛇尾),四處都是一點也不稀奇,我不是很喜歡牠的長相,也說不上為什麼
牠們的長相為中間一個小圓盤(或五角型),長了五隻手(或者更多),像蜈蚣,都躲在縫中只伸出一兩隻手在外面揮手
受到攻擊時會斷腕求生XDD所以又稱為陽燧足、蛇星、脆星,澎湖有一說是五腳如
是說我從來不知道怎麼叫牠,也沒興趣叫牠......
解說老師有找到顆小的紅鬍,因為一拔起來就不能生存,不浪費又要教導我們就剝了肉給陽燧足吃
陽燧足什麼都吃,有食物會伸出腕足包捲起來,好好享受大餐
因為目前不是紅鬍盛產期(約跟大狗仔同一時期,農曆二、三月左右)所以不大,今年冬天我們挖的差不多都手掌大小
紅鬍學名為雲雀殼菜蛤,一般我們當然都念俗稱(魚也沒在念學名),青灣風櫃多產,不過這兩年在西衛也發現不少(以下幾張在西衛拍攝)
我們挖紅鬍的方式是用”看”的,要先有好眼力再學怎麼看,這種尋找貝殼方式我們叫做”相殼仔”(台語)
貝殼在水中不會乖乖躺著讓你撿,而是像這樣直立的有點開口,當受到驚嚇會馬上閉起來,這時會很難看出
所以說相殼仔時腳步要很輕,慢慢的走才不會把貝殼嚇光光囉!
水波大的時候也很不容易看清楚,這都是我離很近的拍,如果都一直彎這麼低找貝殼腰會很酸的
偶爾會遇到”刺規”,也就是六斑刺河魨
花媽打氣不成功,很快消氣只剩頭上擠根刺立著
灌水比較會膨脹,水汪汪的大眼睛很可愛
刺規是能吃的,皮肉會分開處理,一般肉都是炒三杯,比較不值錢;皮會煮後把刺夾掉,浸泡冰水很爽脆(沾芥茉醬油吃)
不過皮的處理上很麻煩,以前人家常送花爸,我小學的打工就是夾刺規皮,印象中有三百多根刺吧!(連眼眶都是)
這種小隻的不值錢也不太有人吃,我遇過最大隻的是一隻膨脹起來跟菜市場賣水果的籃子一樣大
肉質上也有差,小隻吃起來就像魚肉,大隻吃起來像雞肉,都很好吃喔!
找貝殼還有另一個方式,就是刺的
拿著尖尖的東西隨著退潮海水走,吸滿水又受到驚嚇的貝殼會吐出水柱,見到水柱就知道下頭有貝殼(以下幾張在吉貝拍攝)
榴槤是刺貝殼高手,不過實在很難拍的清楚
潮間帶活動另外還有破石蚵,喜歡吃蚵仔的人可以試試看
挖到大顆真開心
模擬厚殼仔處在的環境,有沙、碎石子,不過不會凸出來這麼大一節(因為榴槤都埋不好)
非常僵硬的海牛,其實牠只是在裝死
有技術的人在潮間帶都餓不死
阿拉伯寶螺,是最常見的中型寶螺
這類的螺我們都稱”豬媽”,豬的發音有些人發”ㄉ一”有些人發”ㄉㄨ”
因為澎湖腔的台語有很多種,所以俗稱或發音都會些出入,聽習慣了也就能溝通啦
這可以吃,會要打破才能取肉,由於豬媽的殼都挺漂亮的,以前花媽還會埋在土裡讓肉爛掉,保留完整的殼
翻白肚啦!
嗚~翻不過來
靜置一會豬媽的外套膜就慢慢包覆殼囉!
海膽先生
海膽先生前面有一顆珠螺
梅氏長海膽,常見的一種海膽,會侵蝕岩石弄出凹穴,可以自己躲也給小魚躲
金環寶螺,很明顯的背上有一圈黃
恩......沒有單眼,風景將就點看
台華輪
這個.......也太像蟲了!還一直跑來跑去
解說老師把石頭翻起來,上頭長的像蜈蚣的生物叫做扁猶帝蟲,生活在礫石底,受刺激時剛毛束會成放射狀豎起
記得別摸牠,毒腺會造成皮膚紅腫癢痛,有毒的喔!
要去海邊玩可以帶手套,不認識的生物也盡量別碰,或是要認識一些具毒性的生物比較安全
解說老師一個一個的講,講解完會將石頭翻回去,保護生物囉!
又是梅氏長海膽
一般我們吃的馬糞海膽長的不一樣,這樣就看的出來了吧!學名是白棘三列海膽(以下幾張在吉貝拍攝)
馬糞海膽山,對於愛吃海膽的人應該.....會流口水吧XD(我是很少吃)
馬糞海膽的顏色有很多種,將刺弄掉殼曬乾很漂亮,有十道紫黑色縱帶
活海膽現剖現洗的海膽肉,漂亮的金黃色在太陽照射下閃閃發光,五片生殖腺剛好成一朵花
澎湖採海膽季為每年五到九月,其餘時間禁採
海膽鄰居
海膽小築
腳下這一條一條的凹穴都是梅氏長海膽鑽出來的,由此可知牠們的數量真的很多
上回經過申請
踏上貓嶼
就有拍到一張滿滿的,看了會頭皮發麻的海膽穴,很像蟲耶!(貓嶼拍攝)
這一石講了很久
越挖越多
其中有不少螃蟹跑太快也沒能抓住,來介紹一下最好抓的螃蟹,大狗仔
是澎湖海邊很常見的一種,學名為光手滑面蟹(不是麵線喔!)
大約農曆三月肥,也要看每年情況,牠們比較遲鈍,從後頭抓兩隻螯就會張開,不會夾到你
之前跟一隻石蟳搏鬥時,就算你抓牠後頭的腳,兩隻大螯也有辦法彎過來夾你,夾了會流血,所以抓螃蟹要注意喔!(以下幾張西衛拍攝)
有時候會這樣,很可愛捏!
後面長這樣是母的
後面長這樣是公的,好分吧!
公的體型較大,拿來做大狗仔酥,母的一般都是專吃蟹黃
遇上海釣客,過去問了一下釣什麼魚,滿籃子的玳瑁石斑,我們的縣魚
有的地方念”ㄍㄟˋ”,我們家是都念”ㄍㄨㄟ ㄚ”
無動力的保麗龍船,出去釣魚的
一人坐剛剛好,他離我太遠了,不然原想跑過去拍順便跟他聊天
解說老師叫海參吐出絲來,用來當OK繃,這樣纏繞在受傷的地方不會接觸海水,但也不會束緊造成血液不循環
很容易搓下來,就涼涼的,天然的OK繃
G12光圈不夠小,水中的太陽星芒也只有六個角啦!
大家在潮間帶玩的不亦樂乎
解說老師說冬季的海邊會是一片綠,原因就出在澎湖特產-海菜
剛好去年海菜季尾聲有到海邊遛一下,岸邊綠油油(應該算是在西衛拍的)
花媽在拔海菜,遛海菜是拿根竹竿撈呀撈的再放進籃中,不過這樣也很容易夾帶很多砂石,所以海菜要清洗很久
我們純粹來玩玩看,就用拔的也乾淨很多
海菜飄呀飄
石頭長綠頭毛了!
採海菜時要注意,因為踩到海菜很滑......
青灣這的沙灘有個別稱,情人沙灘
隨手一撥......其實不用撥就一堆玻璃碎石了
大大小小顏色也不盡相同,被沙子海浪給磨成了霧面,不割手
在
將軍的沙灘
也能找到玻璃碎片,不過數量沒這麼多
藍色的很漂亮,當初沿菊公佈這地點後有許多人來撿,數量也少很多
我一樣習慣只帶走照片和回憶囉!
玻璃點綴了整片沙灘,但不是鼓勵大家把碎玻璃丟到這來喔!
咖啡色應該是酒瓶,數量也最多
天空忽明忽暗還真難拍,當有太陽光時玻璃比較有光澤感
這顆好像金柑糖喔
時間超過了大家還是不想走
綿延的沙灘
螃蟹跟沙子的顏色很像,日香美食坊的老闆娘看見了叫我拍,也不敢動
因為這螃蟹一受到驚嚇跑的非常快,我拍完後去追牠還真好玩
從樹縫中窺看青灣一大片沙灘,天氣好一點再帶單眼拍!
潮間帶的活動很快的結束了,澎湖的潮間帶真的很多可以玩可以看的
若是有懂的人帶收穫更多,假使有興趣可以買幾本潮間帶圖鑑的書看看,文化局有出幾本喔!
作者:
abclikeboy
時間:
2013-4-7 22:30:21
好文一篇
潮間帶是很多澎湖小孩的回憶。
小時候爸爸也都會帶我到家旁邊的潮間帶,老爸就去撿螺,
然後就放我一個人在那邊自己四處玩。
作者:
xx069217480
時間:
2013-4-9 20:47:12
你這裡只有白天的潮間帶,下次可以玩晚上的更豐富喔!
作者:
mimicat
時間:
2013-4-10 23:50:50
xx069217480 發表於 2013-4-9 20:47
你這裡只有白天的潮間帶,下次可以玩晚上的更豐富喔!
我有走過晚上的照海,抓沙蝦也是非常好玩,而且超好吃
不過晚上的潮間帶有熟人帶比較安全,那時候我也沒相機就沒法拍啦!
而且晚上比較難拍照啊
作者:
xx069217480
時間:
2013-4-11 21:23:14
有閃光燈就ok了,而且魚蝦蟹都好大,有時小管和花技還會跑過來,但要從事晚上的潮間帶還是要有專人帶領及解說比較好。
歡迎光臨 沿著菊島旅行-澎湖自助旅行論壇 (http://forum.phsea.com.tw/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