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1-12-27
- 最後登錄
- 2020-4-10
- 閱讀權限
- 200
- 積分
- 10397
- 精華
- 150
- 文章
- 8838
|
今天的文化很「無價」
13年12月初人在巴塞隆納參觀建築大師高第的奎爾宮,長長的人龍整整排了1個小時才拿到門票,因為每週日下午在巴塞隆納許多展館是free的,對參觀者來說省了近20歐元的門票支出,對市民來說,多了一處全家出遊的文化風景。歐洲許多國家的美術館或博物館都有著這樣的機制,每星期會挑一個時段對全體市民與遊客免費開放參觀,平常動輒10歐起跳的門票一下子「無價」。這樣的文化展館參觀制度建立在一種信念:他們的政府相信國民的文化涵養是國力展現的一部份,為了提高市民對自身文化的認同與瞭解,必須提供更便利的制度讓市民接近藝術與文化。對遊客來說這樣的制度可以省下旅費不少,但更佩服他們的政府對於藝術文化推廣的觀念。放眼台灣甚至澎湖,多數美術館或展館成了高不可攀的貴族品味,門票或許不貴,但參觀機制的僵化,參觀服務的呆板,去平民化教育的定位,讓這些展館有了貴氣卻沒了人氣,我們必須思考美術館或博物館的真正價值,不在服務雅痞而已,而在典藏城市文化資產與教育庶民傳承這些文化與認識藝術美,想想我們的展館走在普羅大眾的身邊嗎?
澎湖生活博物館,存在經營壓力甚久,遊客貢獻度無法拉高,縣民參與度低,癥結就在生活博物館到底生活不生活?!生博館必須走入人民,展現生活與共的氛圍,重新定位展館的價值,重點不在檢討一張票80元貴不貴,一張票40元折給旅行社有沒有效果,而在市民相信生活博物館屬於他們,更為後代子孫而存在。
本文將發表於鶵鳥鳥報1月號,鶵鳥鳥報歷史資料 http://issuu.com/juvar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