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吉貝觀音寺照片

  • 名稱:觀音寺
    觀音寺
    Enlarge
    觀音寺
  • 宗敎:佛敎
    澎湖吉貝觀音寺正面
    Enlarge
    澎湖吉貝觀音寺正面
  • 主祀神佛:
    1970前西廟觀音寺照片。資料來源:janfiona
    Enlarge
    1970前西廟觀音寺照片。資料來源:janfiona
    • 主神:觀音佛祖
    • 副神:天上聖母
  • 所在地:澎湖縣白沙鄉吉貝村一七七號
  • 祭典日期:農曆二月十九日、農曆三月二十三日
  • 說明
    • 當地人稱為西廟,相對於地方公廟武聖殿而言,武聖殿則稱東廟,開放時間:05:30至19:30,興建年代: 約在西元1827年清道光七年。
    • 興築背景:

  村內耆老相傳云:觀音佛祖自南海漂流至本島東方海面,乍現紅光燦爛、瑞氣千條、島民競相渡舟趕赴探視,遂發現慈面金身觀音菩薩乙尊,眾信虔誠膜拜,共登彼岸,經眾議將供奉於關帝廟內奉祀(武聖殿前身);當時島內人口幾百人,生活貧苦,自從奉祀菩薩神威庇祐,海利滿載,石滬漁撈豐收,合境平安,四時無災,八節有慶,居民生活安居樂業,後有地方士紳倡議另為觀音佛祖建立廟宇,名曰觀音亭。

  另有說法為慈悲觀音佛祖原奉祀於吉貝關帝廟中,因關帝廟另有奉祀王爺,對於女信眾來說較難親近佛祖(因彼時有些禁忌習俗),因此佛祖顯靈傳曰另築廟宇之神意,以觀照所有信眾與宣揚佛法,也因當時觀音佛祖慈悲靈感,更促成另建廟宇的背景。

  補充: 觀音佛祖原奉祀於武聖殿左側神龕,觀音亭建立後,武聖殿的神龕長達百年無其他神明駐駕,據認為是之前觀音佛祖很靈驗,無可取代,因此武聖殿左側神龕之對聯改為前無古人瞻北斗,後末來者護西瀛。

    • 重修年表:
      • 1827年興建為觀音亭(歷經修築次數不可考)
      • 1913年觀音亭修建,據說造型類似現存的馬公天后宮。
      • 1961-1963年重建新廟,並改觀音亭為觀音寺,村內老年派和年輕派對於請木作鑿花匠師的看法不同,後來互相尊重,改以請兩派匠師(黃玉樑派和通樑的鄭利、鄭滿兄弟)來對場施作,為當時村內盛事。(觀音寺現在二樓保留的建築體,大多為此時期修建樣貌)
      • 1972年修廟用餘款在廟後方興建貝殼花園.兩年內因貝殼花園頗受好評,加蓋第二層後花園.
      • 1985年觀音寺前有鄉人捐贈建兩座鐘鼓樓. 廟前原鄰近港灣,因吉貝島觀光事業發達,為交通順暢,寺方填海成空地,使觀音寺形成寺前廣場。
      • 1988年風水說關係,認為觀音寺離港區太遠,提議將鍾鼓樓移出,類似龍蝦眼看護漁港的概念,將鍾鼓樓往港區前移30公尺.

1989年 動工擴建觀音寺為現今所見之外觀,由於廟方爭議全拆除重建或保存舊廟,以技術可行來決定將舊廟體保留,請移廟師傅將舊廟體用千斤頂抬升至今日一樓高度,然後才擴建兩側RC造廂房,並將舊鍾鼓樓用新建牌樓和類似澄清湖九曲橋造型連結起廟埕空間.

      • 1993年擴建完工(現在所見建築風貌.2009年)
    • 建築特色:

  廟蓋以杉木橫樑、琉璃瓦,牆壁為本地珊瑚石礁(白石)。寺廟二樓正立面的木雕斗座的造型與題材相當特殊,呈現強烈的地域和時代特色。如:表現當地產業的「漁民潛水插龍蝦」、「烏賊」、「丁香櫳」〈焚寄網漁法〉等造型,表現當時生活時尚或背景的「摔跤」、「飛機」〈美日海空大戰〉,表現重要地景的「燈塔」等造型。民國79年修建時,採原廟貌不拆除,保持原貌及寺內古色古香的雕樑畫棟,將舊廟體抬升至新廟二樓保存

  附屬建築群:

1.觀音寺後花園:廟宇後方有一座以本地海底珊瑚礁及貝殼作為材料,

  由本地師傅曾溫貞及蘇榮松以珊瑚、貝殼雕塑而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後花園」,是當時村民熱愛的休閒空間(當時的約會聖地)。

2.東鍾西鐸:隨西廟於民國40年修建時期所設立。當時建造西廟的打石師傅蘇先生長期茹素,當時教導吉貝一班人念經,其中有一人「歐能穩」成為神乩,指示應建造鐘鼓樓、東鐘、西鐸等物以守衛聚落。廟方遂行神乩之志而建造。兩者位於聚落東西兩端,是鎮守島聚落的鎮邪寶物,負責保護吉貝嶼合境平安之重任。其造型鮮明且色彩鮮豔,並題有詩文,強烈表現俗民社會美學。

  「東鐘」書寫詩文:「東方龍馬壯山河」之詩文,是吉貝嶼一位教導私塾的老師「江上」所作。「西鐸」書寫詩文:「西境海雲輝日月」,係由當時鑼鼓軒的老師許榕柳先生所作。

3.龍喉:原來為村內一重要排水道,源頭處是稱為龍喉之風水地,光復後村內有瘟疫之禍,觀音寺乩童指示廟方於該水道上建築風水物(類似龍鼻/龍眼/龍喉造型),至今村內大多稱該風水物和水道為龍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