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菊島旅行-澎湖自助旅行論壇

 
發表人 內容
查看: 3827|引用: 6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驚悚!澎湖海灣像沖不掉的馬桶水 [複製鏈接]

Rank: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3-7-11 08:19:0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驚悚!澎湖海灣像沖不掉的馬桶水
作者: 劉致昕 | 商業周刊


澎湖有多美?過去5年,觀光人口成長85%,2012年旅遊人次突破90萬人,刷新40年來新紀錄!

誰想的到,世界最美麗的海灣,卻有見不得人的髒亂。奇幻七彩藍海底,正被相當9千個貨櫃的淤泥掩蓋。而觀光客越來越多,澎湖人卻越拚越窮!

驚悚!水底汙泥半公尺高

遊客只要造訪澎湖,幾乎都會到馬公內灣,海上平台、夜釣小管,成為旅遊熱點。海面下,卻上演著殘酷的現實。「內灣,正在步向生態死亡。」長期觀測澎湖海域的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研究員謝恆毅說。

內灣海域內本來至少有41種原生珊瑚,如今除了「抗污」能力較強的單一物種存活下來,其他都復育失敗。

2002年時,內灣珊瑚礁覆蓋率還超過80%,但現在,卻被超過半公尺高的淤泥覆蓋,2011年時覆蓋率只剩10%,清澈海水已被不同混濁程度的「分層」取代。

堵塞!整個海灣像沖不掉的馬桶水

內灣海域三面封閉,沒有海流經過,又因為地勢低,至少來自5個里、6個排水道都未經污水處理就排入這片海域。

從早上七、八點載著觀光客的半潛艇,到晚餐過後,夜釣小管、海上平台的觀光客,廢污水及排泄物,都可能部分直接流入海中。

現在的內灣有如沖不掉的馬桶水,當地校長甚至在公聽會中提議大興土木,打通本島較窄處引進海流,將污染「沖掉」。

混濁!大白天也不透光

背著氧氣瓶、潛水相機潛入內灣,還不到3、4公尺的深度,大白天下,混濁的水透不進光,沒有輪廓、鏡頭一度無法對焦;就像四周被罩著紗布,能見度低於30公分。僅僅10年,為何內灣海域會變一片死寂?

根據中山大學海洋事務所2010年的研究,內灣的淤泥平均厚度近半公尺,大約是9千多個標準貨櫃的體積,在約1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因強勁季風不斷翻攪懸浮,污染繼續擴大。

當一年30萬人次的遊客從碼頭出發,登上海中的漂浮平台,大啖海鮮、飲酒高歌,卻不知已導致海面下的淤泥沉積速率超高,是平均值的兩到三倍,黏稠還發出異味。

而且縣府早在2007年就發現海上平台的問題:旅遊人次連創新高,但獲利不如預期。從每人登上一次(含玩含吃)5百元,到如今下殺至3百元,遊客創新高,獲利卻可能創新低。

官員不清汙 卻花5.5億蓋媽祖像

2004年,監察院專案調查紀錄,時任馬公市長的現任澎湖縣長王乾發說:「菜園牡蠣養殖區有底部清除之需求,因會造成海洋污染問題,導致產業發展(影響),建請主管機關幫忙協助清除解決。」

10年前知情至今,最新的檢測報告顯示,內灣海域污染問題仍在,縣府仍沒有動作。另方面,縣府卻在澎湖內海,投入5.5億元大手筆進行大倉媽祖開發案。寧願蓋一尊往來船隻看得到的媽祖像,也不願整治海底污泥。就像天生麗質的美女,寧可砸錢塗抹裝扮,也不願維護身體健康,美貌又能維持多久?

離島生態有如老天賞賜的珍寶,離島最重要的建設,不是大舉開發,而是維護生態,因為它最能產生經濟價值。內灣之死,敲響離島開發一記警鐘,此時,該重新思考「建設」二字的定義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1

2#
發表於 2013-7-11 10:03:45 |只看該作者
這就是不蓋衛生下水道及污水處理廠的後果,沒有遠見短視近利,只想吸引觀光客到此一遊,沒長遠的縣政藍圖,只想有華麗無實的硬體設施可以留名,只是這篇出來後本島客會如何想?

不知主政者發哥有何想法,還是不關我事,我要下任了,期望有意競選當官者能發表一下政見,我與另一半及同事們一定大力幫忙拉票。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1

3#
發表於 2013-7-11 11:51:46 |只看該作者
如果在一直持續污染或破壞美麗的海洋
相信在過幾年就看不到美麗的海底生態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2Rank: 2

4#
發表於 2013-7-12 08:46:27 |只看該作者
善意提醒
原文出處最末端的特別註記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1

5#
發表於 2013-7-14 21:41:00 |只看該作者
看了兩天的澎湖時報頭板上縣長的大篇文章,老是在低碳島及入選美麗海灣還有建設上打轉跳針,要如何解決問題都是打哈哈,真令人絕望。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2Rank: 2

6#
發表於 2013-7-16 07:49:36 |只看該作者
大佛縣長你是沒看到還是裝不知道呀!

雜誌都把澎湖美麗的海灣影容成這樣呀!你還在作夢要蓋大佛嗎?

把經費省下來作該作的事好嗎?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1

7#
發表於 2013-7-23 10:34:46 |只看該作者
自各生態沒維護好

今後怎有人會想來呢!?

又有誰會留意建在大倉上的是什麼...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版權聲明|聯絡一筆站長|網站服務|合作提案|關於沿著菊島旅行網站|網站成長史|

請尊重本站著作權規範,著作權保護說明;有任何意見歡迎寫信給一筆站長

copyright (c) 2011 沿著菊島旅行.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PT-design & K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