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地名之旅Part47 製灰人 白坑
湖西鄉白坑村,清朝時代叫做「白猿坑社」,日本時代稱為「白猿坑」,光復時與青螺合併為一個村,民國四十年實施地方自治,才與青螺分開,獨自成為「白坑村」。
古代所以稱為「白猿坑」,與村落的海岸盛產「砱仔」有關。「砱仔」是閩南話,是指珊瑚礁的斷枝;那些斷枝隨著海浪漂流到岸邊後,經歷數千年風雨歲月的侵蝕變成白色,成為製作石灰的最好材料。
在澎湖,只有白坑村海岸堆積的「砱仔」最多,據文獻記載,在清朝中期就已有先民在此處落戶經營「灰窯」,製作石灰做建材。
相傳,澎湖在清朝道光年間興建的三合院古厝,都用「白猿坑」灰窯出產的石灰建材塗抹牆壁,以取代混凝土。
因此,自清朝一直到日據時期,都有居民受僱在「白猿坑」灰窯做工,相傳在乾隆年間,「白猿坑」有個男人是灰窯的長工,由於工作時滿身滿臉都沾著白灰,像個全身塗滿白粉的人。有一天,他的太太有事到灰窯找他,看到他滿身白灰,便脫口而出說:「看你滿身都是白灰,像一隻----白猿」,從此,先民就取「白猿坑」作地名。
「白猿」,是指灰窯那位長工,「坑」是指盛產「砱仔」的海岸,這是先民遺留的一則笑話,是否是事實已不得而知。
「猿」這個字,閩南語是形容猴子的意思,現在五十歲以上的澎湖婦女,向丈夫撒嬌時,就叫丈夫「老猴」。
「白猿坑社」這個地名果然取自乾隆時代,沿用至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了,由此可見先民取地名是多方向的,有的是取自地形地貌,有的取自產業,有的是因為懷念大陸家鄉而以家鄉的地名作為地名……。
資料來源:澎湖逍遙遊